山体滑坡是常见的地质灾害之一,下雨天气时,通常情况下一些比较潮湿的山路最容易发生山体滑坡事故,山体滑坡一般发生地非常突然,而且来势凶猛,破坏力极大,往往会造成巨大的人员伤亡、财产损失。本文分析了山体滑坡形成的原因、预兆、发生过程以及山体滑坡发生时需要注意的事项。
一、山体滑坡的形成原因
山体滑坡的形成原因有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两个方面。
(1)自然因素,有地貌形态、地质结构、降水、地下水等多种因素;
(2)人为因素,有边坡开挖过陡、爆破影响、堆土不当等多种因素。
滑坡需在临空面和各种因素的综合作用下形成滑动面与切割面,且滑动力大于抗滑力时才能出现下滑。滑动面与切割面经常不是同一时间形成的,而是在一个点或一个局部范围内先形成剪断破坏,然后逐渐发展成为一种贯通性的剪切破坏面。
二、山体滑坡的预兆
山体滑坡事故发生前一般会有多种预兆现象,及时发现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事故造成的损失。
(1)堵塞多年的泉水有复活现象,或出现泉水突然干枯、井水水位突变等异常现象。
(2)滑坡体前部出现横向、纵向放射状裂缝,这一现象反映出滑坡体在向前推挤时受到阻碍,此时已进入临滑状态,情况十分危急。
(3)滑坡体前缘坡脚处土体出现上隆现象,这是滑坡明显向前推挤造成的。
(4)有岩石开裂或被剪切挤压的声响。
(5)滑坡体四周岩体会出现小型崩塌或岩体松弛的现象。
三、山体滑坡发生的过程
山体滑坡是一个斜坡岩土体沿贯通剪切面向临空面下滑的过程。
滑坡的发展过程一般分为三个阶段:
(1)蠕动变形阶段:主要是缓慢、匀速、小量的沉陷或滑移,坡面出现裂缝,后缘渐被拉裂,历时时间从数天到数十年不等。
(2)急剧滑动阶段:滑动面和切割面已经形成,各种滑坡形态相继开始出现。剧滑阶段通常历时很短,一般约几分钟到几十分钟不等,快的每分钟滑动数米到数十米,甚至每秒几十米。
(3)渐趋稳定阶段:在自重等作用下,滑坡体泥土、石块等逐渐密实,地表裂缝逐渐闭合,前缘渗水逐渐变清,滑体逐渐趋于稳定,但如果遇到新的诱发因素,又会再次发生变形产生破坏。
四、山体滑坡的注意事项
(1)当你发现自己不幸遭遇山体滑坡时,首先要沉着冷静,不要慌乱,慌乱不仅浪费时间,而且极有可能做出错误的决定。
(2)迅速环顾四周,向较为安全的地段撤离。一般除高速山体滑坡之外,只要行动足够迅速,都有可能逃离危险区域。逃离时,以向两侧跑为最佳方向。因为在向下滑动的山坡中,向上或向下跑都是很危险的,极为不可取。
(3)千万不要将避灾场地选择在滑坡的上坡或者下坡,也不要未经全面考察,从一个危险区域跑到另外一个危险区域。同时,要听从统一安排,不要自己随意选择逃离路线。
(4)当遇到可能无法逃离的快速山体滑坡时,千万不能慌乱,在一定条件下,如滑坡呈整体滑动时,原地不动,或者迅速抱住身边的树木等固定物体;可躲避在结实的障碍物下。应该注意保护好头部,利用身边衣物裹住头部,不失为一种有效的自救措施。
(5)在确保安全的情况下,离原居住处越近越好,交通、水源、电源越方便越好。切忌不要在逃离时朝着滑坡方向跑,更不要不知所措,随滑坡滚动。
(6)对于尚未滑动的滑坡危险区域,一旦发现可疑的滑坡情况时,应立即报告相关部门,及时采取防御措施。
(7)将滑坡体后缘的水排开后,方可从滑坡体的侧面开始挖掘土体救人。一定要先救人,再救物。
(8)在山体滑坡停止后,切记不要立即回家检查情况,因为山体滑坡有可能还会连续发生,贸然回家,可能会遭遇第二次山体滑坡的侵害。
以上便是山体滑坡形成的原因、预兆、发生过程以及山体滑坡发生时需要注意的事项,如果觉得有用记得收藏起来哦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