山体滑坡监测预警系统是如何工作的?

山体滑坡是一种破坏力巨大的地质灾害,所到之处往往会造成大量的人员伤亡、房屋受损、道路阻断。面对如此严重的灾难,如果能提前有效进行预警,在灾难发生之前可以及时通知到周边的群众,则可以大大减少伤亡事故。

 

近年来多地不断报道山体滑坡监测预警系统成功有效预警的案例,那这些地方都是如何做到的呢,山体滑坡预警监测系统是怎样工作的呢,又是如何达到有效预警的?今天我们就来一起了解一下:
 

一、山体滑坡预警监测系统主要工作目的通俗来讲可以归纳为两个方面:
 

1、日常情况下对山体各项数据的实时监测,这些监测项主要有:土壤含水率、地表位移变化量、地表裂缝变化量、降雨量、监测设备角度变化量、山体深层形变量等,对这些监测项的实时监测可以做到24小时实时掌握山体的变化情况。

 

2、基于以上监测项做大数据量的统计分析,分析得到该山体达到滑坡临界值所需的时间,也就是危险发生的预估时间。当然,此步分析要基于一个数据模型,这个模型是根据此山体各项数据(如土壤类型、岩层分布、山体高度、土壤容重等)所建而成,将数据分析结果不断与数据模型比对,从而得出山体滑坡的预估时间。

 

二、整个系统是如何工作的?

 

明白了山体滑坡监测预警系统的两大主要目的,下面我们就来看看整个系统是如何协同工作的?我们还是以比较通俗的方式来阐述:

 

1、数据采集
 

数据采集也就是监测数据的来源,这些数据主要来自于各个传感器,如土壤含水率传感器、降雨量传感器等等。

 

2、数据传输
 

数据采集到了如何传输出去呢?这个主要依赖于一个数据传输设备,该设备可以通过网络将不同传感器的数据统一传输出去。

 

3、数据接收
 

那么监测数据从现场传输到了哪里呢?通常是通过网络传输到了数据服务器,数据服务器可以对这些数据进行归类存储以供分析使用。

 

4、数据使用
 

数据拿到了,该如何使用呢?这里就是比较关键的地方了,首先,这些数据可以用来实时显示到可视化的屏幕上面,用于实时展示山体的现状情况。其次,根据事先建好的数据模型,这些数据可以被填充到模型里面,用于长期分析监测数据的变化对山体滑坡的影响时间。

 

软硬件结合,分工协作,从数据的采集-传输-接收-使用形成完整的闭合运行链条。
 

 

好了,以上便是关于山体滑坡监测预警系统的简要介绍,相信看完之后可以在脑海中形成一个大概的轮廓,更多有关山体滑坡预警监测系统的详细介绍,由于篇幅有限,本文无法过细讲解,我们会在后期推文中逐步带大家详细了解,关注北京万晟源科技,每天为您带来山体滑坡地质灾害科普小常识,每天进步一点点,加油!

相关新闻

评论

留言与评论(共有 0 条评论)
   
验证码: